刘光义

北宋时期开国名将
刘光义(929年-987年),后周宋朝初年将领,宋太宗即位后赐名廷让。祖籍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唐末割据者卢龙军(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刘仁恭的曾孙,祖父横海军(沧州,今河北沧州市东南)节度使刘守文为其弟刘守光所杀。刘光义之父刘延进举家南逃避难。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光义入其麾下,郭威建立后周成为周太祖时,刘光义任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与赵匡胤李继勋石守信王审琦杨光义刘守忠、刘庆义、韩重赟王政忠等九人结为“义社十兄弟”。

人物生平

刘光义(后改名刘廷让)祖籍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州),曾祖刘仁恭,唐卢龙军(幽州,今北京节度使,唐末割据者;祖刘守文,为唐横海军(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节度使,为弟刘守光所杀,父刘延进携家避难南逃。后汉枢密使郭威镇守邺都时,刘光义(一作毅)入麾下,后周太祖时,任至侍卫司龙捷右厢都指挥使。
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从征潞州李筠时任行营先锋使。次年升任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宁江军([kuí]州,时为后蜀辖区)节度使。乾德二年(964年)四月,率军赴潞州守边以防北汉侵扰。同年十一月,宋军进攻后蜀,王全斌任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率主力从陕西南下;刘光义任副都部署与都监曹彬率步骑2万,自归州(今湖北兴山南)沿长江西上,在距夔州30里处舍舟登陆,先夺城东过江浮桥,然后乘舟而上,一举攻占江防重镇夔州,击破后蜀川东防御体系的枢纽。刘廷让军纪严明,后蜀万(今重庆万县)、施(今湖北恩施)、开(今重庆开县)、忠(今忠县)四州刺史皆迎降,刘廷让军遂迅速占领峡中的所有州县。乾德三年正月,刘廷让率军西进至遂州(今四川遂宁),后蜀遂州知州迎降。此时,宋军北路王全斌军已进至成都附近,后蜀降。
同年三月,后蜀降将全师雄叛乱,迅速占领川西除成都以外的许多州县,全师雄叛军至成都西北新繁,刘光义率部击败全师雄,俘万余人。同年十二月宋军平定全师雄。次年正月,刘光义以功改领镇安军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