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忠

北宋义社十兄弟之一
刘守忠,男,相州(今河南安阳市)人,著名的北宋“义社十兄弟”之一。[1]刘守忠的父亲刘万国在后周时任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马步军都指挥使,
公元954年,在事关后周生死存亡的高平之战中,赵匡胤力挽狂澜,大败北汉军,后周大获全胜。“义社十兄弟”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这为他日后黄袍加身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刘守忠在五代后周和宋朝初年都担任过将领。刘守忠的儿子刘用是宋太宗晋王府的旧人,太宗末年官至高阳关副都部署。

正文

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中的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四人,史书记载不详。两宋之际的李[yōu]记载:“太祖义社兄弟,保静军节度使杨光义,天平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兼侍中石守信,昭义军节度使兼侍中李继勋,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中书令、秦王王审琦,忠远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刘庆义,左骁卫上将军刘守忠,右骁卫上将军刘廷让,彰德军节度使韩重斌([yūn]),解州刺史王政忠。”
北宋义社十兄弟: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是以他为首的所谓“太祖义社兄弟”,也称为“义社十兄弟”,即赵匡[yìn]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