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血病

先天性白血病
先天性白血病是一种罕见类型的白血病,是指婴儿从出生至生后 4~6周即诊断的急性白血病。年发病率为存活新生儿的4.7/百万,占所有儿童急性白血病的1‰。在先天性恶性肿瘤中占1/4,仅次于视神经母细胞瘤居第2位。绝大多数患儿生存期不超过婴儿期,病死率在92.3%以上。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及体质异常有关。常伴有先天畸形,如唐氏综合征、特纳综合征等。临床突出表现是皮肤损害,形态多样,其次有出血、肝脾肿大。早期常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和睾丸浸润。病情进展快,病程短,化疗反应差,死亡率高。由于此病为罕见类型的白血病,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如条件许可,可联合化疗。诱导缓解后,可考虑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此病预后差。患者多死于严重感染、重要脏器出血及贫血引起的各个器官功能衰竭。

就诊科室

  • 血液病科或内科、小儿内科或儿科

病因

  • 先天性白血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新生儿的体质与遗传因素及宫内环境因素有关。
  • 父母接触杀虫剂、大麻、饮酒肥胖为高危发病因素,主要是与TOP2抑制剂导致混合谱系白血病基因重排有关。含黄酮黄素物质会含有TOP2。其中大豆含有黄[tóng],蔬菜、水果含黄素,红酒含黄酮,染料含木黄酮,酒精会干扰TOP2的代谢。
  • 其余高危因素:第一是遗传;第二是先天性染色体异常如唐氏综合征、布卢姆综合征、13号染色体综合征、特纳综合征等容易合并白血病;第三是有毒化学物质、辐射可增加急性白血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