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易

南明抗清将领
吴易(?-1646年),南明抗清将领。易一作[yáng],字日生,号朔清,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崇祯十六年进士,坚持抗清,率兵三次占领吴江城,兵败被杀。

人物简介

吴昜,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福王时,前往扬州投靠史可法,上呈《中兴末议》。可法题授职方主事,为己监军。明年,赴江南筹集粮草,未还而扬州失,率船队开赴吴江,吴江亦失。前往太湖扎营,与同邑举人孙兆奎,诸生沈自駉起义,共组“白腰党”。封忠义伯。屯兵长白荡,出没太湖、[mǎo]间。八月二十四日,与清兵吴胜兆战于塘口,获舟二十艘。次日大雨,为清兵所败,吴昜仅一人泅水走,父吴承绪、妻沈氏及女皆溺死。隆武二年,乡人周瑞复聚众四保汇反清,吴兆胜攻之,大败,吴昜再度入主长白荡,趁吴江城内闹灯会之机,率兵第三次占领吴江城,六月在嘉善被俘,被执至草桥门,不屈而死。
吴昜、孙兆奎选择长白荡作为根据地。长白荡四周芦苇丛生,十分隐蔽,湖荡相连,南通何家漾,北近石头潭,往东为南参荡,往西过京杭大运河就是太湖,荡漾之间港[chà]四通八达。义军在长白荡边的梅家栅建营寨、造战船、募兵积饷,各地抗清义士纷纷前来投奔,长白荡滩成为白头军的军事基地。沈自炳让沈自留在吴昜身边帮办军务,自己率部分义军进驻平望烂溪,加紧操练水军,与长白荡大营形成[]角之势。
白头军主力是舟师,所用战船俗称”箭船”,船身狭长可坐六七个人,有桨有橹备有兵器,出入港汊芦苇荡轻便快捷,驾船的义兵多为本地渔民和农民,熟识水路。平时箭船隐藏在芦苇丛中,一有号令迅如闪电出击。沈自炳的二兄沈自徵深谙兵事,当年从北方回来,预感不久会有战事发生,倾囊雇工在太湖畔打造上千渔船,以备不时之需,而今这些船全部成为白头军的战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