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哮喘
夜间哮喘
创建同名条目
条目
历史版本
编辑
2014 GINA指南对
哮喘
的定义:哮喘为一种异质性疾病,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包含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呼吸道症状病史,如喘息、
气短
、
胸闷
和咳嗽,同时具有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临床上发现哮喘的临床特征、气道炎症等具有不同表型,夜间哮喘为临床特征表型之一。其重要性还在于哮喘引致的呼吸骤停 多在夜间发生。据统计70%的哮喘死亡发生在睡眠相关的时段。目前对引起夜间哮喘的神经机制、炎症机制及影响、后果及处理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14 GINA指南对
哮喘
的定义:哮喘为一种异质性疾病,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包含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呼吸道症状病史,如喘息、
气短
、
胸闷
和咳嗽,同时具有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临床上发现哮喘的临床特征、气道炎症等具有不同表型,夜间哮喘为临床特征表型之一。其重要性还在于哮喘引致的呼吸骤停多在夜间发生。据统计70%的哮喘死亡发生在睡眠相关的时段。目前对引起夜间哮喘的神经机制、炎症机制及影响、后果及处理已取得了一定 的进展。
病因
夜间
哮喘
的发病机制与一般哮喘基本上是相同的,也是一种以慢性的气道非特异性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其中涉及到相互作用的多种炎性
细胞
,肥大细胞作为引起急性哮喘的主要
效应细胞
,起“扳机”作用;而
嗜酸性粒细胞
被认为是诱发慢性哮喘的气道炎症主要效应细胞,已证实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及
计数
与FEV1成反比关系。近来国外对夜间哮喘的研究发现,夜间哮喘患者外周血及痰中嗜酸性粒细胞较正常人明显升高,说明夜间哮喘的发病与气道嗜酸细胞性炎症有密切关系。
临床表现
1.喘息
哮喘病
患者的喘息症状表现为发作性喘息,伴哮鸣声,吸气短促,呼气相对吸气延长。喘息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突然发作,短者持续数分钟, 长者持续数小时甚至数天,可自然缓解或经治疗才能缓解。
2.
胸闷
患者
胸部
有紧迫感,呼吸费力。哮喘发作时,患者感觉吸入空气不够用,严重的甚至有窒息感。胸闷可与喘息一起存在,也可仅有胸闷。
3.咳嗽
哮喘发作前多为刺激性
干咳
,发作时咳嗽反而有所减轻,以喘息为主,发作趋于缓解时咳痰较多,若无合并感染,常为无色或白色半透明黏痰,质韧,有时呈米饭粒状或黏液柱状。部分患 者发作时或趋于发作缓解时可咳出大量的无色或白色半透明泡沫痰。咳嗽可与胸闷、喘息同时存在,也可以是
哮喘病
的唯一症状,如
咳嗽变异型哮喘
,其特点为
干咳
或少痰液,使用
抗生素
无效,患者常被漏诊或误诊。
4.其他
除上述症状外,哮喘病常伴有其他症状,如
鼻痒
、喷嚏、
流清涕
、眼痒和流泪等过敏性鼻结膜炎症状,部分患者发作时可伴有咽部不适、头痛、呕吐等。若哮喘发作较重,时间较长,患者可有
胸痛
,这可能与呼吸肌过度疲劳和拉伤有关。突发的胸痛要考虑
自发性气胸
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的哮喘发作仅感到
气短
。约15%的
哮喘病
患者当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下降至50%预计值时仍未感觉到明显气喘,这可能是慢性患者长期患病后对哮喘病的一种适应。因此,仅通过患者自觉症状来评估哮喘病的严重程度并不可靠,需结合客观的测试检查来对哮喘病的严重程度作评估。
哮喘病患者的症状及表现程度可因患者病情程度、环境因素、用药及心理因素等而有所不同。哮喘的发作常有一定的诱发因素,大多数患者的发作有明显规律或周期性,如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好发于春、秋季等明显的季节性,部分女性患者月经来潮前或月经期哮喘发作或加重。有些
哮喘
病患者的发作无明显季节性、周期性,这多见于哮喘病程较长者,或有规律性发作未有效治疗而演变的患者,但也有例外。哮喘病患者往往在运动后出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