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思敬(1235—1320)元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字亨(敬)甫,一字散夫。初侍忽必烈于藩府,从许衡学。由平阳道同知累迁治书侍御史,历户部侍郎、中书郎中,出为顺德、安西、汴梁等路总管。至元二十八年(1291),任中书参知政事。大德十年(1306),进中书左丞。琥(武)宗即位后致仕。辑医方为《济生拔萃方》。 生平轶事
杜思敬,字敬甫,一字散夫,号宝善老人。汾州西河(今山西省汾阳市西河乡)人,生于元太宗七年(1235年),元初沁州长官杜丰第三子。或曰铜鞮(今山西省沁县)人,此说有误,是将河南沁阳误作山西沁县。其父杜丰,汾州西河人,初仕金,后降元,铁木真令其镇守河北,率军随国王阿察儿攻金占领地:上党(今山西长治)、洪洞(今山西赵县洪洞)等地,被授予龙虎卫上将军、河东南北路兵马都元帅。又随按赤那延进攻河南北部的金军,战功累累。后镇守沁(今河南沁阳)地十余年,“宽徭薄赋,劝课农桑,民以富足”,深得汉族吏民拥护。元宪宗六年(1256年),杜丰病逝,沁人为他立祠。正确的说法是:杜思敬祖籍汾州西河,生活地在河南沁阳。 杜思敬以父勋绩,初侍忽必烈于藩府,与当时著名大学者许衡讲学论道,名震京师。先任平阳路同知,后任治书侍御史。任侍御史时,正直敢言,权贵侧目,奸邪伏刑。虽遭权臣谗逐,而世祖信任如故。后拜户部侍郎,历中书省左右司郎中。至元十九年(1282),权臣阿合马倒台,株连者皆罢官,惟思敬独见谅。出任顺德、安西等路总管,升陕西行中书省佥[qiān]事。移汴梁总管,复入朝为侍御史。时宰相桑哥因罪被杀,朝廷为之震肃。思敬上书议事,甚合皇帝心意。至元二十八年(1291)拜中书参知政事。不久,又出任四川行省左丞,辞谢,大德十年(1306)改任中书左丞。 医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