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兜铃属

木兰亚纲马兜铃科下的属
马兜铃属(Aristolochia)是木兰纲胡椒目马兜铃科的一个属。[5]是马兜铃科的模式属,大约包含500种植物。[6][3]主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有少量分布。[2][3]在中国境内,马兜铃属植物广布于南北各省区,但以西南和南部地区较多。[4][5]本属植物喜湿润温暖,并具有一定的耐阴性,热带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其主要生境。[2]
马兜铃属植物为灌木或草本,稀半灌木藤本植物[7]常具块状根,茎木质或草质。[5][7]叶互生,全缘或3~5裂,基部常呈心形;羽状脉或掌状3~7出脉,无托叶,具叶柄。[5]花排成总状花序,稀单生,腋生或生于老茎上;花被1轮,花被管基部常膨大,各种形状,中部管状,劲直或各种弯曲,檐部展开或成各种形状,常边缘3裂,或一侧分裂成1或2个舌片,形状和大小变异极大,颜色艳丽而常有腐肉味;雄蕊常为6枚,常成对或逐个与合蕊柱裂片对生,花丝缺;花药外向,纵裂;子房下位,6室,稀4或5室或子房室不完整;侧膜胎座稍突起或常于子房中央靠合或连接;合蕊柱肉质,顶端3~6裂,稀多裂,裂片短而粗厚,稀线形。[5]有些种类在开花过程中,颜色常有较大的变异,常见的是初为紫色后变为黄色,或者初为绿色后变为半透明以及斑块的消失等。[5]蒴果室间开裂或沿侧膜处开裂;种子常多颗,扁平或背面凸起,腹面凹入,常藏于内果皮中,种皮脆壳质或坚硬,胚乳肉质,丰富,胚小。[5]
马兜铃属有多种植物可供药用,如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等都是中国常见的中药材。[8]马兜铃,据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记载,其全株皆可入药,果实具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泄大肠的功效;其根具有行气止痛,解毒消肿,平肝降压的作用;茎叶具有行气活血,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8]另外,本属花朵大小差异大,但极为奇特,观赏性极佳。常用作棚架植物,有些种类也也可于坡地、山石问成片种植或植于小路边观赏。[9]
马兜铃属贯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delavayi)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处于濒危(EN)的等级。[10][11]多种马兜铃属植物位于2013年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如弄岗马兜铃Aristolochia longgangensis)在名录中处于濒危的等级,福建马兜铃Aristolochia fujianensis)在名录中处于易危的等级。[12][13]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