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含光-抖音百科
陈含光(1879-1957),江苏扬州人,清光绪举人,后官至道台,祖籍仪征,名延韡,号移孙,后改含光,以字行,别号淮海。为淮扬世家,诗书画并称三绝,近世作者罕与其匹,山水师明清诸家,中国古今楷书名家之一,现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史学家。上世纪20年代被誉为光、宣诗坛108将之一。陈含光,善篆书,习吴天发神签碑,功力深厚,颇得其髓,著有自写景印本,含光诗存,含光文存。陈含光在书画上也有过人天赋,画以山水为佳,意境清幽深远,带有浓厚文人气息;陈含光的篆书秀劲挺拔、净无芥尘,更是炉火纯青,风姿如大家闺秀,无一笔拖泥带水,尾笔如锥,似衣带曳地,同时也兼有力挺刚劲,浑厚秀拔,洁净古朴,具有浓厚自然的金石味终臻穷而后工、自成一家的境界。与吴昌硕、黄宾虹、林散之、齐白石为至交,评论家认为他的书画作品可与张大千媲美。 人物生平
清光绪五年(1879)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门第。其父陈重庆乃扬州名流,清光绪年间举人,以诗书名进,为官至道台。 陈含光为陈重庆次子,自幼聪颖,读经书、涉猎百家。曾受业于松江刘让木。10岁能赋诗,16岁以第一名入选秀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中举后授拔贡,京朝大吏推荐他为内阁中书,但是他无意仕途,拒不入朝。 民国初年袁世凯政府设立“清史馆”编纂[zuǎn]《清史稿》,陈含光被推荐为江苏代表出席民国第一届议会,当时他以学识渊博进入清史馆,与缪荃孙、杨度等纂修《清史稿》。陈含光在清史馆呆了两年,不愿和仇恨革命的遗老们著述这部史书,于是毅然辞职回扬州,从此隐居扬州,以诗书画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