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休

崔休
崔休(472年-523年),字惠盛,清河郡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北魏时期大臣,清河太守崔宗伯之子,清河崔氏大房始祖。年少孤贫,矫然自立,举秀才出身,交好中书郎宋弁、通直郎邢峦孝文帝即位,授主客郎中、正员郎兼给事黄门侍郎。孝文帝南征,以为尚书左丞,辅佐北海王元祥。宣武帝即位,出任渤海太守。个性严明,雅长治体。入为吏部郎中、散骑常侍,负责选拔人才。爱才好士,多所拔[zhuó]。聪明强济,雅善断决,出任洛、司、幽、青四州刺史,颇有政绩,征为度支、七兵、殿中三部尚书,册封清河郡开国侯。北魏正光四年(523年),去世,时年五十二岁,追赠车骑将军、右仆射、冀州刺史,谥号文贞。

《魏书》载录

崔休(472—523),字惠盛,清河人,御史中丞逞之玄孙也。祖灵和,仕刘义隆为员外散骑侍郎。父宗伯,世宗初,追赠清河太守。休少孤贫,矫然自立。举秀才,入京师,与中书郎宋、通直郎邢峦雅相知友。尚书王嶷钦其人望,为长子娉休姊,赡以货财,由是少振。高祖纳休妹为嫔,以为尚书主客郎。转通直正员郎,兼给事黄门侍郎。休好学,涉历书史,公事军旅之隙,手不释卷;崇尚先达,爱接后来,常参高祖侍席,礼遇次于宋、郭之辈。
高祖南伐,以北海王为尚书仆射,统留台事,以休为尚书左丞。高祖诏休曰:"北海年少,未闲政绩,百[kuí]之务,便以相委。"转长史,兼给事黄门侍郎。后从驾南行。及车驾还,幸彭城,泛舟泗水,诏在侍筵,观者荣之。
世祖初,休以弟亡,祖父未葬,固求渤海,于是除之。性严明,雅长治体。下车先戮豪猾数人,广布耳目,所在奸盗,莫不擒剪,百姓畏之,寇盗止息,清身率下,渤海大治。时大儒张吾贵有盛名于山东,四方学士咸相宗慕,弟子自远而至者恒千余人。生徒既众,所在多不见容。休乃为设[]豆,招延礼接,使肄业而还,儒者称为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