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梦林-抖音百科
陈梦林(一六六四至一七三九),字少林,云霄人。清初与蓝鼎元、庄亨阳齐名的漳州知名学者。时人称其"漳之奇男子"。他的居处经常换,并在住宅门额土书写"他斋"二字,人称"他斋先生"。 成长经历
康熙二十五年(一六八六),陈梦林游学于黔中,学使者考试生员时,名列第一,黔州知州黄虞庵以其才学出众,援例荐入太学。五十年,黄虞庵任福建巡抚,招陈梦林入署。五十五年,贵州人周钟鍹[xuān](时任诸罗知县)延陈梦林纂[zuǎn]修邑志。陈梦林是以对台湾时局的关注和对治史的严谨态度投入《诸罗县志》的纂修的。 编纂诸罗县志
当时,"清人初得台湾,不事经理,文恬武嬉,偷安旦夕。"陈梦林以对历史的透彻的洞察力,撰文论曰:"天下有宏远深切之谋,流俗或以为难而不肯为,或以为迂而不必为。其始为之甚易而不为,其后乃以为不可不为而为之,劳费已十百千万矣。"明代在南澳和澎湖治理上的得失,就是前车之监。开始明政府认为岛屿险远,不予重视设防,结果成为倭寇和海盗的巢穴,闽粤遭殃。后来在岛上设总兵和游击镇守,岛屿成重镇。但这时已是付出代价,劳师动众。陈梦林以此史事为例,呼吁重视台湾的设防治理。他说:"今半线至淡水,水泉沃衍,诸港四达,犹玉之在璞也。流移开垦,舟楫[jí]往来,亦既知其为玉也已。而鸡笼为全台北门之锁钥,淡水为鸡笼以南之咽喉,大甲、后垄、竹堑皆有险可据,乃狃[niǔ]于当前之便安,不规久远之计,为之增置县邑防守,使山海之险,驰而无备。将必俟亡羊而始补牢乎?”陈梦林的高论,言之凿凿,辞恳意切,引起了清政府的重视。后来鸡笼、淡水先后设置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