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济镇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辖镇
通济镇,又名青杠林,位于四川省成都彭州市北部[1][2]、“三河七场”的中心地,素有“通[]古镇”的雅号,距成都市区50公里,距彭州市区25公里。全镇辐员面积70.04平方公里,耕地15838亩。截至2015年,通济镇辖17个行政村、3个社区。全镇城乡居民总户数10997户、总人口2.79万人[2]。通济镇人民政府驻三明路3号[3]
通济镇在清代属西乡梯云里,始建于清乾隆年间,驻地向家场,后因避湔江水患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始迁于今址取其地处“三河七场”的中心,湔江渡口的要津并有接济交通发展经济之意,命名为通济场。1992年撤乡建镇。同年,将思文乡并入。通济镇是四川省小城建设试点镇,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旅游、矿产等资源[2]。通济镇还是彭州市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有食用菌,木耳、姬菇等 。还有丰富的三木药材、雪山大豆、洋芋、黄瓜、蕨苔、黄花等土特产[3]
通济镇地处龙脉山褶断带及青藏高原冰川漂砾层所形成的丘陵、低山带,镇域内地质地貌复杂,湔江、甘溪河、麻柳河、白鹿河,“一江三河”贯穿境内,水资源比较丰富,镇内有凤鸣桥梯级电站和镇办天台山电站。通济镇以天台山等为道场的华光寺、园通寺、弥陀寺皆已重建修复发展,形成广布的佛教文化网络[2]。通济镇是国家级生态小镇,素有花海小镇、温泉小镇之称。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60%,可以在此地赏雪景、观云海、看杜鹃、户外徒步运动[4]
 

地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