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荆河-抖音百科
西荆河,古称流河,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东南,是荆门市境内的一条重要河流。该河在荆门市境内河道长36·8公里,流域面积245平方公里。此河因在东荆河之西,故名西荆河。西荆河河中生长有鱼、鳖、虾、蚌等,水产资源丰富。 历史
西荆河又称荆南槽河、荆南运河。形成于北宋年间,它与扬水运河相通。清道光时始称西荆河。民国初,西荆河的河口在田关,经周家矶、高家场、荆河口、张腰嘴、折西向北至腰口,再转向牛马嘴,向西过苏家港到潭家口分汊[chà];一支经凡家场、野猪湖到刘爱岭入长湖(经改造后名朱拐河);一支向西偏南至江陵丫角庙入三湖,这段河又称中襄河(又名小荆河)。经这条水道过三湖,白露湖可到达新滩口入长江。 西荆河在堵塞之前,如长湖水位高,一部分水量经西荆河流入东荆河,可部分减轻长湖南岸农田的威胁;但若遇汉江、东荆河大水,洪水从田关河口可倒灌入西荆河,对江陵、潜江亦会构成巨大威胁。民国20年(1931年)6月8日,汉江大水。东荆河右岸多处溃口,西荆河北岸谢家剅[lóu]、南岸曾晓湾等处亦有溃口,仅潜江县就淹死了2800多人。年底,贺龙将军率领工农红军和民工20000余人,将西荆河口堵塞。从此,东荆河不再向西荆河倒罐,西荆河成为了内荆河水系。 西荆河口堵塞以后,原本有一部分可由田关排入东荆河水量的便全部流向了下游的三湖、运粮湖一带,加重了这一地区的内涝灾害。1960年破堤建闸,将田关至刘岭的原西荆河进行了改造(裁弯取直,扩挖),全长30km,称为田关河。原西荆河遂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