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泉镇,是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辖镇。地处于天府之国川西平原全国重工业基地德阳市西北20公里。孝泉古镇是川西平原的一大古镇,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记载。孝泉古镇是以德孝闻名的,如今它依然如此。孝泉古镇内有非常之多的文人遗迹:姜孝祠、姜公坟、白衣阉、临江桥等。还有道教的道场、佛教的寺庙、儒家的祠堂、清真寺等等。充分体现了这里文化的多元性。常住人口30067人[1](2020年)。 孝泉古镇公交线路:109路、202路、219路、258路。
因为工作卓有成效,上级有关部门给予该镇肯定和表彰,继1998年孝泉镇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后,1999年被省文化厅评为四川省先进文化乡镇。 历史沿革
东汉年间汛乡住着姜诗一家,姜诗为人至孝,汉明帝时被举为孝廉,辟江阳(今泸州)县官,因母亲听说家乡的临江之水可治眼病,遂辞官背母千里回乡,其妻庞三春每天从七八里外临江挑水为婆婆洗眼;婆婆喜欢吃鱼,夫妇俩日日烹鱼让婆婆与邻居婆婆共享。后来婆婆听信谗言百般刁难媳妇,还逼迫姜诗休妻,庞氏尽管饱受委曲,寄身白衣庵,每天拾柴为生,还买鱼托邻居送给婆婆。庞氏子安安也懂孝道,每天从上学口粮中抓出一把米,积捧成袋送与母亲,还代母挑水为奶奶洗眼,不慎溺水身亡。姜诗一家的孝行感动了神灵,舍侧突然冒出一泉,味如江水,每天跃出鲤鱼一对供庞氏孝敬婆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孝之一“涌泉跃鲤”的来历,也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门三孝的经典名剧“安安送米”的故事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