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狸奴-抖音百科
狸奴是古代中国对猫的别称,象征着猫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猫作为人类的伴侣动物,既因其捕鼠能力受到重视,也因其可爱的外观和神秘气质而成为宠物。《诗经·大雅·韩奕》是已知最早的文献记载,而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出土的猫骨表明,猫与人类的关系至少可追溯至12000至7000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如《韩非子》和《吕氏春秋》记载了人们有意养猫捕鼠的行为,汉代文献进一步证实了猫在民间捕鼠的普遍性和重要性。[1] 宋代养猫风气盛行,开封和临安(今杭州)设有猫食市场,反映当时养猫的普及。文人如陆游为猫赋诗,画家李迪创作了《狸奴小影图》,生动 描绘了猫的形象。元代艺术作品中,猫的地位亦得到体现。明代皇帝对猫的宠爱显著,明宣宗有狸猫图卷,宫廷设有养猫之地。清代则有《猫苑》和《猫乘》等著作,详细记载了猫的品种和特征。[1] 古代的猫品种多样,如南宋咸淳《临安志》中提到的“狮猫”,是一种长毛猫,以白色、黄色为上品,主要用于观赏。此外,还有“挂印拖枪”“四时好”“金被银床”“乌云盖雪”“踏雪寻梅”等不同品种的猫。中国本土的猫以短毛猫为主,如狸猫、玳瑁猫等,各有其特色和象征意义。[1] 物种简介
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