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年少不善言辞,喜好击剑武功,二十三岁发愤读书,研习儒家经典。二十九岁拜郑玄为师,但不到一年因徐州黄巾军破北海,郑玄师徒避乱,粮食缺乏致授学停止,崔琰被遣散,此后四年他四处奔波,后回家弹琴读书自娱。袁绍征召崔琰为骑都尉,当时袁军军纪差,士兵挖坟,崔琰劝袁绍整顿,袁绍部分采纳并让他监管选举。袁绍在黎阳驻军时,崔琰建议谨守治境、向天子述职,袁绍未听。袁绍死后,他因袁氏二子争夺而称病推辞,获罪入狱,经阴夔、陈琳营救才免死。建安十年(205年),曹操打败袁氏,征召崔琰,崔琰曾因冀州户籍事责备曹操,曹操向其道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崔琰任东西曹掾属征事,获曹操称赞。建安十八年(213年),魏国建立,崔琰任尚书,因立太子事直言应立曹丕,被调为中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通信杨训,被曹操认为有不逊之意。坐罪下狱,为曹操所赐死。[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崔琰年少时性格朴实,言辞迟钝,喜好击剑,崇尚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