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拯

孙拯
孙拯(?-303),字显世,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人,西晋官员、文士。在孙吴时期担任黄门郎,因智慧而得以保全。西晋统一后,曾任涿县令。在“八王之乱”期间,被大都督后将军陆机任命为司马。孙拯为人正直,有政绩,为一代义士。他在狱中因为孟超之兄孟玖诬陷而被捕,最终因牵连陆机冤案,遭拷打而死。孙拯好学,《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一首《赠陆士龙》(共十章)。

经历

陆机“少有异才,文章冠世”,可惜生于乱世,枉有一身傲骨,却先遭亡国之痛,后遇八王之乱。作为东吴的望族,二陆在吴亡后被晋召到京城洛阳,以便在眼皮子底下好好看管。太常张华跟二陆谈论后大喜说:“伐吴之役,利获二俊。”二陆的性格可从一件小事上窥见一斑:“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廷。志默然。既起,云谓机曰:殊邦遐远,容不相悉,何至于此!机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宁不知邪!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直呼人父祖之名是相当的不敬,陆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刚毅锋锐,且对父祖仰慕爱戴,这大概也造成了他对自己军事才能的过于自信。陆云则是温和宽容得多。
八王之乱中,陆机作为前锋都督成都王司马颖征讨长沙王司马乂。作为“亡国之余”,他虽得司马颖赏识,但平素军功并不多。猛然成了一干晋朝老将的上司,自然引来众人不服。虽然好友已经劝陆机将这都督让给别人,但陆机仍然坚持领命带军出行了。他充满自信只要司马颖完全信任,他自己就能做管仲乐毅。前面提到的试图羞辱陆机而反被羞辱的卢志就开始在司马颖面前进谗言了,说陆机这是在讽颖为“暗主”。司马颖心里面开始种下一块小疙瘩。虽然作得花团锦簇的文章,虽然父祖声名赫赫,陆机在带兵打仗一事上终究算不上天才,更何况上下不同心,陆机这一仗败得很惨。
孟玖是司马颖手下得宠的宦官,想让自己的爹弄个邯郸令当当。反角甲卢志这些人自然连说好啊好啊,臭脾气的知识分子陆云却说,你一个太监之父怎么能做这么重要的一县之令呢?孟家就这样和陆家结上了怨。本文的第二反角孟超,也就是孟玖的弟弟,刚好跟随陆机打仗,仗还没开打先玩上了兵匪一家那一套,大肆抢掠。陆机捉拿了主要肇事者,却被孟超率铁骑直接把人抢走,还恶言相向。这时候,陆机的司马,本文的第一主角孙拯便劝陆机杀了孟超。不知出于什么考虑,陆机竟没有采纳这个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