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贝克效应

物质间的一种热电现象
塞贝克效应(Seebeck effect)又称作第一热电效应,是指由于两种不同电导体或半导体的温度差异而引起两种物质间的电压差的热电现象。塞贝克效应的热电势方向为:热端电子由负流向正。塞贝克效应最早由物理学家塞贝克提出,故而得名。
半导体和金属产生塞贝克效应的机理是不相同的。国内热电材料测量起步较晚,市面上的塞贝克系数测量系统主要以自制和进口仪器为主。利用塞贝克效应,目前人们已经制成了温差电偶温度计、温差发电器和温差电制冷器。[1]

贡献者

1770年,托马斯·约翰·塞贝克生于当时隶属于东普鲁士塔林,即今天的爱沙尼亚首都。塞贝克(Seebeck)的父亲是一个具有瑞典血统的德国人,也许正因为如此,他鼓励儿子在他曾经学习过的柏林大学哥廷根大学学医。1802年,塞贝克获得医学学位。由于他的研究方向是实验医学中的物理学,且一生中多半时间从事物理学教育和研究工作,所以人们通常认为他是一个物理学家。
塞贝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