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邱庄镇

天津市静海区辖镇、华夏第一村
大邱庄镇是中国天津市静海区辖镇,东接团泊镇,西连西翟庄镇,南至蔡公庄镇,北邻大丰堆镇。2021年底,大邱庄镇面积119平方千米,镇政府驻静海区泰山路1号,下辖2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85137人,包括汉族回族等10余个民族。[1]
大邱庄镇处于天津空间布局三区两带中屏障一市双城多节点,地理位置优越。京沪高速、津沧高速、唐津高速、荣乌高速津晋高速、津文快速、津王快速、静港公路、陈大公路穿境而过,与104国道、京福铁路相邻,到天津港天津机场北京机场方便快捷。规划轨道交M5及其联络线将大邱庄与天津中心城区、静海主城区、团泊副中心及河北省周边县市紧密相连。[2]
2009年,大邱庄镇居“中国最受关注十大特色名镇”奖项榜首,2014年,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2015年,大邱庄镇被命名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示范基地”。次年,大邱庄镇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8年,被授予“中德生态示范城市”称号。[2]2023年,静海区大邱庄镇获评知识产权特色小镇。[3]

历史沿革

大邱庄镇位于静海区东南部[1],而静海古为渤海退海之地,土质多盐碱,五谷难丰,曾被称为“讨饭村”[4]。明永乐二年(1404年)开始,有移民进入大邱庄开垦生活,因以邱姓人口为多,故名邱家庄,后改名为大邱庄。大邱庄原隶属蔡公庄乡(今蔡公庄镇),1993年11月建大邱庄镇。大邱庄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先驱之一[1],20世纪80年代初,赤贫村大邱庄,依靠村办工业迅速致富[4]。1992年底,大邱庄共有工业企业200余家,固定资产总值150137万元,利润47344万元,工业总产值402761万元[5],时称“华夏第一村”。1993年的《纽约时报》称大邱庄1990年人均收入3400美元,是中国人均收入的10倍。[4]大邱庄镇的工业产值占全镇经济总量的90%,该镇形成了以焊管产业为主要支撑的黑色金属轧延加工业产业格局,是中国最大的焊管加工基地[1];201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万元。[4]大邱庄镇是“中国钢管外贸基地”“中国钢管集群名镇”“中国焊管生产基地”,2015年钢管产量14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五分之一[6]。大邱庄镇的天津友发钢管集团已连续13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年产值超过400亿元[4],境内的大邱庄生态城展示中心是中国首个中德合作的装配式钢结构零能耗建筑,其建筑面积1953平方米,建筑综合节能率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148.44%。[7]2018年底,大邱庄镇共有耕地55.34平方千米、蔬菜大棚1400余个,其年产蔬菜近1.5万吨,年收益近6000万元,且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180多家[4]。大邱庄镇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45千米,距天津港60千米,紧靠京沪铁路京沪高速铁路津沧高速公路滨石高速公路傍区而过,并在距镇区2千米处设有出口[1]。2021年7月天津中心城区至静海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公示,计划建设团泊西站[4][8];2022年7月1日,穿境而过的静海团泊大道正式通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