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从诫

梁启超孙子
1
4
梁从诫(1932年—2010年10月28日),男,祖籍广东新会,出生于北京市。学者、中国文化书院编译馆馆长、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创办人。[3][7]
梁从诫是梁思成林徽因之子,梁启超之孙。1932年8月,梁从诫出生于北平市(今北京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梁从诫跟随家人向大西南撤退,先后在长沙昆明四川李庄生活。抗战胜利后,梁从诫和家人于1946年7月返回北京。1950年,梁从诫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1952年院系调整后,他转入北京大学,后又攻读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1958年,梁从诫被分配到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1962年7月,他被调到外交部,后又转到国际关系研究所。“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梁从诫也被卷入其中,1969年,他被下放到江西某“五七干校”劳动。1978年,梁从诫回到北京,之后,他出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办了《百科知识》月刊,并任《知识分子》杂志主编。1988年,梁从诫辞去公职,应聘到民办的中国文化书院任导师。[2][3][8][9]
1993年开始关注民间环境保护活动。1994年3月,梁从诫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1995年,他获得第一届“亚洲环境奖”。1999年,梁从诫呼吁对藏羚羊保护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并建立青海西藏、新疆3省区联防制度。同年,他获得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和香港地球之友颁发的“地球奖”,以及中国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大熊猫奖”。2000年至2005年间,梁从诫获得多项荣誉,包括菲律宾“雷蒙·麦格赛赛奖”[a]、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的“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称号、第二届“母亲河奖”、中央电视台2003年十大“年度法治人物”、《南方人物周刊》于2004年评选的“影响中国公共知识分子50人”、2005年“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奖等。在此期间,梁从诫还于2001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2002年受聘担任北京奥组委环境顾问。2010年10月28日,梁从诫于北京病逝。[3][8][9][10]
梁从诫曾整理、出版梁思成的著作《图像中国建筑史》和林徽因的著作《林徽因文集·建筑卷》和《林徽因文集·文学卷》,他本人著有文化随笔《不重合的圈》。季羡林认为,梁从诫由一个历史学家变为“自然之友”,“是他忧国忧民忧天下思想的表现,是顺乎民心应乎潮流之举。”金岳霖认为,梁从诫对建筑学有特殊的爱好和才能。[3][9][11]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