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里德伯-抖音百科
里德伯(Johannes Robert Rydberg,1854年11月8日-1919年12月28日),瑞典物理学家、数学家,光谱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1888年发现了里德伯公式,用于描述氢原子电子能级变化时发射的光子波长。 人物经历
约翰内斯·罗伯特·里德伯格(瑞典语:[ˈrŷːdbærj]),1854年11月8日生于瑞典的哈姆斯塔德,是斯文·里德伯格和玛丽亚·安德森·里德伯格的独生子。他4岁时父亲去世,家庭因此依靠微薄的收入维持生活。1873年,他从哈尔姆斯塔德元素学校毕业,数学和物理成绩优异,随后进入隆德大学。1875年获得哲学学士学位。1879年 ,他凭借论文《三点和四点接触下的圆锥曲线构造》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80年成为隆德大学数学副教授,1882年成为物理副教授。1897年,尽管该学科的专家推荐,他申请教授职位时被拒绝,直到1909年才升任正式教授。1901年被任命为终身教授。1919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外国会员。1913年,里德伯格病情加重,被迫减缓研究的步伐,1915年因病获得休假,由他的学生曼尼·西格巴恩接任。1919年12月28日于瑞典隆德逝世,终年65岁。里德伯格被埋葬在隆德的北部墓地,留下了妻子莉迪亚·卡尔松(1856-1925)、儿子海尔格·里德伯格(1887-1968)和女儿格尔达·里德伯格(1891-1983)。 研究历程
19世纪末,原子光谱和原子结构问题引起了不少科学家的关注,里德伯就是其中之一。他对光谱的研究起源于对元素周期表的兴趣,从1890年开始,从事元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结构的研究,并发表了题为《化学元素发射光谱结构的研究》的论文。他设想一个元素的光谱线由三种不同类型系列叠加而成,一个是位于可见光区域,谱线比较尖锐的锐线系,另一个是位于近红外区,谱线比较扩散的漫线系,第三个是里德伯认为最重要的大部分由紫外线组成的线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