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螯山-抖音百科
螯[áo]山古称垂山、武功山。[3]位于太白山以西,秦岭中段太白县境内,北纬33′56,东经107′25。北距太白县城49公里(太洋公路段)。海拔3476米,是秦岭主峰太白拔仙台西面的另一制高点,故又称其为西太白,是秦岭症脊太白大梁的西端,与太白山主峰拨仙台一同组成了高耸连绵鳌[áo]太大梁,是陕西的第二高峰。[1] 鳌山的主体由规模庞大的花岗岩体组成,地质学家称其为“鳌山花岗岩”。鳌山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发展史上,几经构造变动、断层,节理十分发育,它们在各种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塑造了鳌山。[4]鳌山是秦岭山脉中最为原始的区域,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 石海遗迹遍布山坡,山间云雾缭绕。[1]鳌山所属太白山地处中纬度地带中国西北部的暖温带南缘,在这一地区冬季盛行偏北、西北气流,寒冷而干燥,降水偏少;夏季受西南及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炎热湿润;春秋季处于冬 夏季的过渡期。从气候垂直变化看,由低向高依次出现了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和亚寒带、寒带等气候带。[5][2] 2009年1月,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最适合驴友登山探险的全国非十大著名山峰”。[6] 山名由来
鳌山,古称垂山、武功山,系太白山迤逦之西脉,故又称西太白。[7]相传远古时代,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那时中华大地上洪水纵横恣肆,相互冲击,灾害连连,大地震动,地维不稳,东海龙王第九子神鳌,献出四足,以立四极,但从此不能游泳爬行,女娲念神鳌断足之功,遣断足神鳌雄镇中央,分流南北,从此天下风调雨顺,水流东去,地维沉稳。鳌山自此由来。[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