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燠

曾燠
[](1759-1831),字庶蕃,一字宾谷,晚号西溪渔隐。江西南城人。官至贵州巡抚清代中叶著名诗人、骈文名家、书画家和典籍选刻家,被誉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曾廷澐之子。

人物简介

曾燠自幼聪颖过人,少时随父亲宦游到北京,京城里的曹宿见其诗文秀美,“多折行辈与论文”,有少年才俊之名。曾燠的仕途是比较顺畅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顺天府乡试,次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派往翰林院研习国书。四十九年任户部主事。五十三年,在为父守孝满服以后,补湖广司,人值军机处,升贵州司员外郎,都察院有副都御史。五十七年,朝廷考核各官政绩,曾燠被定为一等,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出使江南一带。后升两淮盐运使。嘉庆十二年(1807),升湖南按察使。十三年,调湖北。十五年,迁升广东布政使。二十年,再升贵州巡抚
道光二年(1822),在还乡奉侍年高母亲五年之后,以巡抚衔巡视两淮盐政。六年,召回北京,以五品京堂候补。十一年,病卒于北京寓所,享年72岁。
曾燠在宦海浮沉达半个世纪,主要业绩有二项,一是治理贵州军民政务,二是治理两淮盐政。嘉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曾燠就任贵州巡抚。赴任伊始,曾燠抓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教化,“于圣渝广训各条后附以解说,刊发城乡民户,广为化导”。曾懊治黔的第二件举措是治理屯军。乾隆初年,贵州实行按户授田,护卫苗疆,被称作“最为良法”。然而,到嘉庆中期,则“日久旷废,军田有与苗田界址不明者”。有鉴于此,曾燠奏请“悉行划拨,拟定章程”,俱被嘉庆帝采纳。上述措施的实行,对于维护贵州地方社会治安,发展地方经济,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