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门山原名苏岭山,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1]东汉建武中,习郁立神祠于山北麓,刻二石鹿夹神道口,因而人称神祠为鹿门寺,苏岭山随之改名为鹿门山。唐代孟浩然、皮日休相继在此隐居,因此唐以后有“鹿门高士傲帝王”之说。[2]北宋诗人曾巩曾发出“不踏苏岭山,虚作襄阳行”的慨叹。[3] 鹿门山濒临汉水,五峰环绕,状似龙椅,被称为“傲帝隐山”。鹿门山森林覆盖面积大,动物、植物资源丰富。[4]鹿门山分“山门翠薇景区”“园林风光景区”“鹿门名胜风景区”三大景区,内有山门牌坊、伏虎碑亭、月牙桥、孔明拜师堂、浩然读书屋等景点。[2]2020年,襄州区鹿门山景区被确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5] 简介
鹿门山原名苏岭山,濒临汉江,与同是文化名山的岘山隔江相望。与环抱四周的狮子、香炉、霸王、女娲山(后讹音为李家山),诸山各具雄姿,共同构成了圣山之风景。远远望去,五山如仙女,云遮雾绕,忽隐忽现。直叫人心驰神往,想投入其怀抱。近观诸山,狮子山秀、香炉山幽、霸王山雄、鹿门山峭、女娲山(后讹音为李家山)旷,置身其中,仿佛徜徉在林木茂密、野花飘香、云雾缭绕的仙境。
鹿门山是三国文化的发祥地。当年躬耕于隆中的诸葛亮曾拜庞德公为师,每次来求教,都跪拜在庞公榻前,其虚心为学之状,令后人敬仰。[1]庞公还常邀其侄儿“凤雏”先生庞统、“卧龙”先生诸葛亮、水镜先生司马徽及徐庶、崔州平等人纵议天下大事,商讨治国之策;由此,演绎出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