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参

南宋文人、画家
江参(公元12世纪),字贯道,南宋时期的人物,出生于南徐(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2]。他居住在霅川(今浙江湖州市南部),以其清瘦的形象著称。江参对香茶有着特别的喜爱,并与当时的多位文人学者如叶梦得等人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他的生活充满了漂泊,曾在三衢(今浙江常山县)定居并建造了名为“崇兰”的园林。

人物经历

江参生活在南宋时期,具体出生日期不详。他是江大方的儿子,居住在霅川地区。江参体型清瘦,一生钟爱香茶,与同时代的著名文人叶梦得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在三衢建立了一个花园和一座建筑,并将其命名为“崇兰”。他还经常与陈与义、程俱等人交流。江参擅长山水画,师承董源巨然、赵叔问,并融合了“范郭”画法,创造了独特的“泥里拔钉皴”技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曾被高宗赵构召见,负责临安府的治理工作,不幸的是,在此期间突发疾病去世,人们对此感到十分遗憾。

艺术成就

江参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山水画领域。他的绘画风格受到董源、巨然、赵叔问的影响,并结合了“范郭”画法的特点,最终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技法——“泥里拔钉皴”。这种技法使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江参的作品受到了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当时艺术界的佼佼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