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之鸾

枞阳历史上的第一位翰林
齐之鸾(约公元1522年前后在世)是明朝时期枞阳历史上的第一位翰林。他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太平坊,正德六年(1511)进士,历任刑科给事中、兵科左给事中、河南按察使等职。他曾参与南讨宁王朱宸濠,对被指为逆党者多所释放。在世宗即位后,他被中伤,[zhé]崇德丞,但屡迁宁夏[qiān]事。齐之鸾还是一位诗人,嘉靖间官至河南按察使。他的事迹被收录在《明史》中,成为桐城历史上的名人。

人物介绍

齐之鸾,为安徽桐城人——(今枞阳县雨坛乡人)。据传齐之鸾先祖本明代开国功臣凤阳徐达之后,明太祖逼死中山王徐达,徐达之子徐添福避祸南迁,更姓为齐。便成了枞阳雨坛查岭齐氏一世祖齐添福(天福)。老宰相张英的祖母(张廷玉曾祖母)就是齐之鸾的小儿子齐近的女儿。明正德六年(1511年)29岁时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刑部给事中。后调任河南省副使,并兼任该省提学副使。不久,改任山东临清兵备副使,后又被召回任顺天府丞,未及动身,境内发生盗乱,留下镇抚。平息后,提升为河南按察使,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卒于任上,时年52岁,卒后列入乡贤祠奉祀。
齐之鸾学识渊博,文彩宏丽,对桐城派的兴起有先导作用。姚莹在《桐旧集》序中曰:“自齐蓉川(之鸾)给谏以诗著有明中叶,钱田间钱澄之)振于晚季,自是作者如林。”齐之鸾著有《蓉川集》、《南征纪行》和《入夏录》等各若干卷。他的诗歌直面现实,出语新奇,是当之无愧的桐城派诗祖。

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