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姓

中华姓氏中排名152位
詹姓来源有五:其一,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姓苑》所载,周宣王封庶子于詹,建立詹国,子孙以国为氏;其二,据《路史》所载,相传古帝虞舜封黄帝之后得詹(同瞻,备受尊敬)者,子孙因以为氏;其三,据《百家姓溯源》所载,古代负责占卜的官职叫詹尹官,其后有以官职命姓者,称詹姓;其四,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晋有詹嘉、郑有詹伯,均以邑为氏;其五,出自他族,今蒙古、土家、台湾土著、水等民族均有此姓[1]
见于史书记载的詹姓名人,大都出自唐代以后。五代十国初期,闽国有先锋兵马使詹必胜。宋代有雕刻家詹成,能在竹片上刻成宫室、山水、人物、花鸟,纤毫俱备,细巧若缕,玲珑生动;还有龙图阁学士詹适,吏部侍郎詹仪之,司农卿詹体仁。元代有浙江农民起义首领詹大鹞,名儒詹崇朴。明代有吏部尚书詹同,曾与宋濂等修日历,为总裁官;书法家詹希原,宫殿及城门坊匾皆为其手书;经学家詹凤翔,著述颇丰。清代有学者詹明章,精于河洛之学;画家詹天宠,善花卉。近代有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詹姓以“继述”为堂号[2]
詹姓在当今以人口多少为次序的中华姓氏中排名152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7%,分布较广,以湖南、台湾、四川居多,这三省詹姓约占全国汉族詹姓人口的50%;在台湾为第33大姓。詹姓不仅是汉族常见姓,而且也是蒙古、土家、台湾土著等民族的姓氏[2]

历史发展

姓氏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