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詹同-抖音百科
詹同,字同文,初名叫书,婺源人。明代高官。[1][2] 詹同幼年聪颖,后任命为郴州学正。正遇战乱,家居黄州,侍奉陈友谅担任翰林学士。朱元璋攻下武昌,召他为国子博士,赐名叫同。洪武元年(1368),与侍御史文原吉、起居注魏观等人巡行天下,访求贤才。回来后晋升为翰林直学士,升为侍读学士。四年(1371年),晋升为吏部尚书。六年(1373年),兼任学士承旨,与学士乐韶凤制定解释祭奠先师的乐章。当年赐敕退休,语言极为褒美。没有多久,朱元璋又命他与宋濂议论大祀分献礼。过了一段时间,他起任承旨。去世。[1][2] 人物简介
幼年聪颖,学士虞集见到他说:“是个才子。”把他弟弟的女儿嫁给了他。至正年间,举荐茂才,任命为郴州学正。正遇战乱,家居黄州,侍奉陈友谅担任翰林学士。朱元璋攻下武昌,召他为国子博士,赐名叫同。当时功臣子弟在内府教习,诸博士讲授一经,不能完全贯通。詹同学识渊博,《易》《春秋》讲得最好。应教为文,才思泉涌,一时无人可与他比。晋升为考功郎中,负责起居注。[3]詹同建议恰当,于是被采纳。洪武元年(1368),与侍御史文原吉、起居注魏观等人巡行天下,访求贤才。回来后晋升为翰林直学士,升为侍读学士。[4] 朱元璋亲临下峻,御史中丞刘基说:“古时公卿犯罪,盘水加剑,送往住处让他们自杀,以此来激励廉耻,这叫存国体。”詹同当时侍奉在朱元璋身旁,于是拿《戴记》和贾谊疏进献皇上,再次切中要害。朱元璋曾对侍臣说“:声色之害比鸩毒还厉害,创业之君要为子孙做出榜样,所以尤其不能不谨慎。”詹同列举了成汤不近声色,所以垂留风范于后世。詹同就是如此纳忠言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