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棣

元朝时期画家
唐棣(1296-1364),字子华,号遁斋,祖籍钱塘(今浙江杭州),因先世在吴兴做官,迁徙归安(今浙江湖州)。[1]元代画家,擅长山水画。他的艺术才华在年轻时期就得到了当地贵族的赞誉。他最初学习了赵孟頫的画风,后来也吸收了韦元、李成和郭熙的风格。他的作品包括《霜浦归渔图》《烟波渔乐图》和《仿郭熙秋山行旅图》等,这些作品收录在不同的博物馆内,如国立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等。

人物生平

父唐清,元初承务郎,任归安县令。唐棣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慧,能诗善画,有“奇童”之称,为赵孟頫、马煦赏识,弱冠时便拜赵孟頫为师,常出入赵府,交往益深,不久马煦升为刑部尚书,遂携唐棣至京,延佑初进荐仁宗,以绘画侍奉宫廷,在嘉熙殿画屏风“挥洒立就,天子称赏”,待诏集贤院,因而有机会遍览历代书法名画。
此时赵孟頫也奉召至京,任翰林侍读学士。唐棣在朝廷中与文臣交往,诗文、书画得到虞集、偈普斯、赵孟頫指授,技艺更趋成熟。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应诏在南京龙翔寺绘制画壁,至顺四年(1333)第二次北上大都,奉诏在宫廷作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