轵国故城

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遗迹
[zhǐ]国故城,是济源历史上继夏都原城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文明标志,位于轵城镇东、西轵城村一带。春秋时期,轵国故城属东周[]内地;周襄王十七年始筑城;战国时期,轵曾一度为韩都;秦朝置轵县,属三川郡;唐贞观元年并入济源县,隶属怀州。自此,轵城逐渐沦为村镇。[1]2006年5月,轵国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轵国故城总面积326万平方米,现存的遗迹主要有:城墙遗址、制陶作坊遗址、护城河遗址、大明寺关帝庙、聂政墓、钟公四冢、西留养遗址等。轵国故城重要出土文物有陶风车和陶都树。[1]
轵国故城自春秋战国,历秦汉至唐,跨越了奴隶制和封建制两种社会形态,历时1260余年,对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力水平以及古代城池的选址、布局、构筑方法、构筑水平等具有重要价值。[1]

历史沿革

轵国故城始筑于春秋时期,属东周畿内地。战国时期一度为韩国国都,公元前358年属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