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白

北宋的官员
张知白(?-1028年),[1]字用晦,一字端甫,号清叟,北宋沧州清池(今沧州市东南)人。[2]
端拱二年(989年)张知白登进士第,历任龙图阁待制、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等,后知剑、邓、青三州等职务,又官河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节度判官,[2]咸平年间上疏,真宗召试舍人院,权授右正言。[3]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张知白因与宰相王钦若议论不合而以疾辞参知政事,任刑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知天雄军。仁宗乾兴元年(1022年)张知白迁任枢密副使。[1]天圣三年(1025),张知白升任尚书右丞,为枢密副使,以工部尚书的身份同领中书门下平章事、会灵观使、集贤殿大学士。张知白常以骄盛自满为戒,[2]清廉节俭,[4]是中国古代廉吏中著名的代表。[2]
天圣六年(1028年),张知白卒于任上。赠太傅、中书令,谥文节。[1]

人物生平

张知白幼年好学,端拱二年(989年)登进士第,经屡次升迁担任河南节度判官。咸平年间上疏,说当今要务,真宗认为他与众不同,召他在舍人院考试,代理右正言。张知白献上《凤[]箴》,出任剑州知州。一年后,召试中书,加直史馆,真宗面赐他五品服,掌管三司开拆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