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僧目-抖音百科
佛法僧目(学名:Coraciiformes),鸟纲下的一目[6],因鸣叫声与日语中“佛、法、僧”三字的发音相似而得名[21][22]。截至2024年,《全球物种目录》(COL)记录,佛法僧目下有6科共35属185种[23],遍布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区域,少数见于温带[8]。中国有3科11属23种,除少数种类外多见于南方各地[8]。中国传统手工艺“点翠”中的“翠”字,指的就是佛法僧目下翠鸟科鸟类的羽毛[24]。 佛法僧目体长从10厘米到160厘米不等[7],是色彩多而鲜艳的中小型攀禽[25]。嘴形多样,直而强或细而弯[25],头大而颈短,两翼多宽长[8]。营巢于树洞、岩壁或建筑物的缝隙中[7]。食物主要包括鱼、虾、蜊蛄或其他水生昆虫,也有部分种类会捕食其他小型陆生脊椎动物,如蛇、蛙、鼠类甚至小鸟[9]。温带地区部分种类具有迁徙行为[7] 。 截止2024年,佛法僧目下许多物种被收录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其中1个野外灭绝(EW),4个极危(CR),12个易危(VU),27个近危(NT)[3]。主要通过栖息地和水源保护及管理、立法等措施进行保护[26][27][28]。2021年,佛法僧目下有12个物种被列入了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2023年,佛法僧目下11个物种被列入了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 命名与分类
Coraciiformes由两部分组成:“Coraci”和“-iformes”。其中,“Coraci ”来源于希腊语中的“κορακις”(korakis),意为“鹤”或“鹭”,而“-iformes”是一个后缀,用于表示某一类生物具有相似的形态或特征。因此,Coraciiformes可以被理解为具有类似“κορακις”形态特征的鸟类[29]。中文命名佛法僧目,这个命名与佛教文化有关。佛、法和僧,一直被看作是佛教三宝。佛法僧目鸟类,鸣叫时所发出的声音,与日语中“佛、法、僧”(bao hao sao)三个字的发音相似。因此而得名[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