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钥-快懂百科
楼钥(1137~1213年),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yín]县(今浙江宁波)人。[1][2]南宋大臣、文学家,楼璩[qú]第三子。[3][4]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授温州教授,迁起居郎兼中书舍人。[5][6]韩侂胄被诛后,起为翰林学士,拜吏部尚书,迁端明殿学士。嘉定初年,同知枢密院事,升参知政事,授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7][8]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号宣献,赠少师。有子楼淳、楼濛[méng](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汪大猷出使金朝,按日记叙述途中所闻,写成《北行日录》。[9][10] 人物生平
楼钥,出身书香门第,楼璩第三子,母为汪思温长女。少好读书,潜心经学,融贯史传,有兄长楼鐊[yáng]、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è]等人。隆兴元年(1163),中进士,为胡铨所知赏,称赞他为“翰林才”。初任教官,后调温州教授。光宗继位,奏请爱护百姓,保养元气,提升为起居郎兼中书舍人。楼钥敢于直谏,无所避忌,就连宋光宗都说:“楼舍人朕亦惮之。”继迁给事中。朱熹论事忤[wǔ]韩侂胄被罢官,上疏要求挽留。宋宁宗即位,韩侂[tuō]胄执掌朝政,不肯依附,遂改显谟阁直学士,出知婺州,移知宁国府。后告老归家,家居13年,读书授徒。韩侂胄被诛后,起用为翰林学士,升为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迁端明殿学士。嘉定初年,同知枢密院事,升参知政事,又授资政殿大学士,提举万寿观。卒赠少师,谥号宣献。 主要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