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姓

中国姓氏之一
牟姓是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有五种起源。第一种起源于周朝,是火神祝融之后,以国名为氏; 第二种出自以封地名为氏,据《后汉书·儒林传》所载,牟长其先封牟,牟长以地为氏;[1]第三种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彝族土家族朝鲜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牟氏族人分布,大多来源于唐、宋、元、明、清等时期;[2]第四种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官吏岑牟,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第五种因战乱改姓,比如明朝初期湖北麻城的李氏家族就因战乱改为牟姓。[2]
牟姓得姓后很长时间以山东为发展中心,并缓慢向周边迁衍,现代牟姓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主要聚集在四川重庆、湖北、辽宁等省。[3]名人有牟长牟融牟谷牟子才等。[3]牟姓读音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mù(世代流传读音,西南方言区也保持了去声的声调,而没有随方言习惯变化),自分封牟子国起即有此读音,分布于山东、重庆、四川、湖北、贵州湖南福建、东北三省等地区;第二种为móu,主要分布于重庆、四川、福建、贵州等地区,以及少数民族中的牟姓;第三种mū,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地区。[2]截至2023年6月,牟姓在中国百家姓中排名第149位。[4]

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朝火神祝融之后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记载:“牟子国,祝融之后,后因氏焉。”祝融为上古时期掌管火的官职,起初为[zhuān][]曾孙重黎所担任。祝融又称火正,因重黎很有功绩,能光融天下,被帝喾命名为祝融。重黎诛伐共工氏时,因没有将共工家族斩尽杀绝而被帝[]诛杀。后帝喾命其弟吴回继任,复居火正,为祝融。吴回生子陆终,承袭火正之职,亦称祝融。在西周初期,周武王将祝融之后封在牟(今山东莱芜辛庄镇赵家泉村),为那时期的小诸侯国,子爵,因称牟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