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蝰[kuí](Vipera ursinii,学名:Vipera ursinii),有鳞目蝰科,又称极北蝰,是蝰科蝰属的毒蛇,分布在蒙古、伊朗、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草原、稀疏树林和芦苇丛,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多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意大利。草原蝰的生存海拔上限为3000米。草原蝰与极北蝰相似,但吻略窄,头部背面除额鳞、顶鳞和眶上鳞为大鳞外,其余部分为平滑小鳞。其背面灰褐色,背脊上有黑褐色纵纹,腹面为黑褐色。草原蝰以小型动物为食,卵胎生。由于濒危,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形态特征
草原蝰(Vipera ursini renardi)是一种管牙类毒蛇。吻略 窄;
鼻孔较小,位于鼻鳞下半部。背鳞最外行平滑或弱起棱,余均起棱。背面灰褐色,背脊正中有一行黑褐色的锯齿状纵纹;腹面黑褐,散以小白点或黑色小圆点。成年个体平均全长为40-50厘米,尾部包括在内,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更大。头顶上总是有几个大鳞片,明显有龙鳞的背鳞只有19排,它们之间经常露出黑色的皮肤。颜色为灰色、黄褐色或黄色,有一条黑色的波状背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