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维干-抖音百科
朱维干,号铁苍,字柏青,1893年生于福建莆田黄石镇的大龟屿(今金山村),1991年逝于福州。生前是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生导师。 人物生平
朱维干先生的教育生涯丰富多彩,他创办了家乡金山小学、博文职业学校等,曾在闽、沪、浙、湘、桂五个省市的多所学校任教,包括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省立莆田十中(今莆田一中)、涵江中学(今莆六中)、中山中学(今莆五中)、哲理中学(今莆二中)、砺青中学、莆田圣路加高级助产学校、莆田博文职校等。他的教育成就卓越,培养了众多学生。朱先生是莆田乃至全国屈指可数的著名史学家和教育家,学问广博,治学涉及历史、社会、教育、民俗、考古、语言、民族等各个领域。他对福建地方史的研究尤为深入,是继宋代蔡襄、郑樵、刘克庄和明代《八闽通志》作者黄仲昭之后,莆仙地区德高望重的知名学者和教育界耆宿。 朱先生早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大学,师从国学大师玄同。1923年大 学毕业后,他投身教育事业,先后在中学、大学执教,足迹遍及闽、苏、浙、桂、沪等地。在中青年时期,他积极参与中国革命,支持中国共产党北伐的政治主张,抗日战争时期担任报社主笔,抨击国民党政策。40年代,他在讲坛上宣传爱国、反帝、民主、进步的思想,并与中共莆仙地区的地下党保持联系,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贡献。1957年反右期间,他因直言敢谏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无怨无愧,继续致力于福建地方史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