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1012年-1067年),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今属福建)人,北宋政治家、书法家和茶学专家。[2][6][7][1] 蔡襄出生于仙游县枫亭赤湖村的一个农家,幼时曾和弟弟蔡高一起在外祖父家中学习。自八岁起,蔡襄开始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甲科第十名,被授予了漳州军事判官的职位。景祐三年(1036年)五月,吏部员外郎范仲淹因上书弹劾宰相吕夷简用人不公而被解除了职位,蔡襄写下长篇组诗《四贤一不肖》讥讽此事。而后,蔡襄历任西京留守推官、朝奉郎、试大理评事,著作佐郎、馆阁校勘等职。[3]庆历三年(1043年)三月,经欧阳修等人举荐,蔡襄担任知谏院一职。此后,蔡襄尽谏官之职,对朝廷之事多有议论。庆历四年(1044年)开始,蔡襄在福州、泉州任职,在任期间重视民生,整顿吏治,减免赋税,改变了当地信奉巫医的不良习俗。[8][9][10]嘉祐六年(1061年),蔡襄回到京城,奉命担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在任期间,蔡襄依据实际制定用度,剔除腐败。治平四年(1067年)八月十六日,蔡襄病逝在莆田家中,终年五十六岁,后追赠为吏部侍郎,谥号“忠惠”。[2][11][12][13] 蔡襄擅长书法,后世将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传世的书迹有碑刻《万安桥记》《昼锦堂记》,墨迹有《谢赐御书诗》等。诗文清妙,造诣较深。[14]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1]有《蔡忠惠公文集》传世。[15]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