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快懂百科
孛[bó]儿只斤·妥懽[huān]帖睦尔,即元顺帝(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蒙古族,生于察合台汗国金山(今阿尔泰山)。元明宗长子,元宁宗长兄。[1]元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和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36年)。[2] 至正元年(1341年),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亲政后,勤于政事,开启一系列改革,恢复科举、崇儒重道[5]、颁行法典、加强廉政、解决饥荒,锐意中兴,以挽救元朝的统治危机,史称“至正新政”。[3]这些改革举措,未能解决积弊 已久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至正十一年(1351年)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6]此后,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逐渐消沉,政事倦怠,痴迷声色,听任佞[nìng]臣上位,再加上与皇太子爱猷识里答腊内斗,以及元廷依靠的地主武装内斗不受控,错失平叛南方起义军时机。至正二十 八年(1368年)闰七月,明军进攻大都,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出逃北上,元朝对全国的统治结束。[2] 至正三十年四月二十八(1370年5月23日),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在应昌(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驾崩,享年五十岁,庙号惠宗,蒙古汗号“乌哈哈图汗”[7],明太祖尊其为“顺帝”。[2] 生平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