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挨砻地堵-抖音百科
别名挨砻地堵、王不留行、磨砻草(潮汕)、磨砻草、王不留行(潮阳)、下砻被哺(陆丰、惠来、普宁)、一堆砻(潮安)、磨仔草(广州)、假茶仔(佛山)、牛响草(海南)、磨档草、耳响草(新会)、磨谷子(湛江)、磨龙子(琼中)、磨笼草(五华)、耳响草、石磨仔草(南澳)、磨笼草、磨子草、流行草(惠阳)、耳响草、石磨子、白麻、牛响草(福建)。[1] 形态特征
一年生或多年生亚灌木状草本,高0.5-2.5米,通体被灰白色短柔毛。茎直立,分枝多。单叶互生,叶柄长1.5-5厘米,托叶呈叶状,叶片卵圆形至宽卵形,长3-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心形,边缘疏生锯齿,有时全缘,下面灰绿色。秋季开花,单生茎顶和叶腋,花梗长而芊弱,可达4厘米,花萼5裂,被有柔毛,花冠浅钟状,直径约2厘米,黄色,花瓣5,倒卵形,长于萼片2倍以上,雄蕊多数,合生成筒状,心皮15-20枚,环绕中轴而生。果实扁圆形,磨盘状,有棱,直径约2厘米,分果顶端具短芒。种子肾形,疏被短柔毛。[2]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地、原野、滨海、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