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清

中国工农红军早期著名将领
张子清(1902年4月—1930年5月),名涛,别号寿山,湖南省益阳市桃江县板溪乡人,[5]中国工农红军早期著名将领,历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参谋长兼第一团团长、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兼三十一团团长、红五军参谋长。[1][2][5][6]
1912年,张子清进入长沙陆军芝芳学校学习,毕业后考入湖南讲武堂,毕业后投身反对军阀赵恒惕的斗争。在革命实践中,他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张子清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师政治连连长、黄埔军校第三分校政治教官。1927年9月,张子清参加秋收起义,之后,张子清随毛泽东赶到浏阳文家市集结,[6]三湾改编”后,其任工农革命军第三营营长,跟随毛泽东建立和保卫井冈山红色根据地,并在井冈山保卫战中取得显著功绩,包括孤军深入湘南、击退茶陵敌军、解决部队叛逃危机等。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攻克遂川,先后建立了茶陵、遂川、宁冈三县革命政权,同年3月,张子清随毛泽东策应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为朱毛井冈山会师立下了不朽功勋。1929年1月,为掩护红四军主力转移,他率红五军坚守井冈山,坚持带伤指挥战斗。1930年5月,张子清因伤重牺牲在永新县南乡洞里村,时年28岁。[1][7]

人物生平

1902年4月,张子清出生在湖南省益阳县桃江镇(今桃江县)板溪风景寺一个农民家庭里。他自幼受反帝运动和父亲对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影响,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2]
1912年,张子清考入长沙陆军芝芳小学,毕业后考入湖南讲武堂。1920年,张子清从湖南讲武堂毕业,同年任零陵镇守使署上尉副官,是湖南新军中一名思想激进的青年军官,积极参加反对湖南军阀赵恒惕的斗争。[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