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

明嘉靖时宦官
高忠(1496年-1564年),字廷显,号进斋,顺天府霸州(今河北霸州)临津里人。[1]明朝嘉靖时期宦官,曾任御马监掌印太监、司礼监秉笔太监。

生平

祖父高英,父高俊、母范氏生子6人,高忠为第3子。正德二年(1507),年仅11岁的高忠入宫。八年(1513)选直乾清宫。而其通显始于嘉靖。“皇上之登极,合诸近侍,加选择焉,公长身玉立,进止有仪,褒然在举首”。高忠被选为近侍,自此扶摇直上。嘉靖二年(1523)赐冠帽,三年(1524)迁御马监右监丞。六年(1527)升至御马监太监,得赐蟒衣。御马监“掌御厩兵符等项,与兵部相关,近内臣用事稍兵柄者,辄改御马衔以出”(《万历野获编补遗》),可知御马监职的重要。
“公,性素敬畏,及既通显,益自检饬,上察知之。七年(1528)命掌神机效勇等营务”,自此开始管理京军十二营中神机营和效勇营
“(嘉靖)十一年(1532)改内官监太监掌监事,当是时,上方建四郊,九庙、玄极宝殿、大高玄殿、皇穹宇、皇史、雩坛、神祇坛、永禧仙宫、慈宁、慈庆、[]德、启祥等十二宫,及修[]七陵皆属公董其役”。当时的内官监掌管国家营造宫室、陵墓及经办妆[lián]器用等事。世宗以旁支继嗣,不敢大肆,待皇位巩固后,开始修建宫殿。“九年(1530)十一月,上谕礼部建四坛及神祇坛”,“十年(1531),欲建雩坛于南城”。十三年(1534),建神御阁启祥宫。十四年(1535),始建九庙。十五年(1536),至天寿山[]陵并择寿宫。十八年(1539),建皇穹宇。二十一年(1542),于西苑建大高玄殿。这些宫殿庙宇,工程繁巨,耗费大量帑银。高忠尽职尽力,多次得到世宗皇帝的赏赐。《明世宗实录》载:“十七年(1538)七月,慈宁宫成,太监高忠各赏银五十两,彩段四表里,荫一子锦衣卫百户”,“十八年奉先殿成,陛赏郊劳诸臣……太监高忠……各赏银八十两,彩段五表里”。“十九年(1540)七月,以皇穹宇成,加恩内外效劳官员。太监高忠,……各荫子侄一人为锦衣百户……”。“十二月沙河行宫成,赐太监高忠……忠仍荫弟侄一人为锦衣百户”。“二十四年(1545),以太庙功成,诏荫内官监太监高忠弟侄一人为锦衣指挥[qiān]事……”。高忠身居内官监太监之职,因修建殿宇等工程,曾四次使弟侄等人得以荫官授爵。自嘉靖十九年后,在所得赏赐时名列首位,已在各大臣之前,可见高忠此时权位之重及受宠之实。荫官授爵在嘉靖初期,一度裁革,不久复现,高忠实为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