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洊

清初理学家
谢文[jiàn](1615-1681)字秋水,号约斋、程山。世人称“程山先生”,江西南丰人、清初著名理学家。

人物简介

谢文洊生于明末,少年时,补诸生。在舅父家得朱熹晚年时论著,爱不释手,细读精研,对他后来治学影响甚大。21岁时,其父谢天锡在广昌县香山筑舍,命谢文洊与兄弟在此读书,研习应举学业。崇祯十二年(1639),他应乡举未中,遂厌薄举业,渐生出世之志。1644年,明朝灭亡,他毅然尽弃举业,入香山学禅。29岁时,研读了陆九渊象山集》,始志于儒。复读王畿《龙溪集》与王守仁《王文公集》,遂与友研讨良知之学,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前后皆备于今”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江西理学之宗

顺治六年(1649),在新城(今黎川)神童峰大兴讲会,与人辩论中受讲友王圣瑞影响,读罗钦顺困知记》后,转崇程朱之学,乃专心研习。39岁时在南丰县城西建“程山学舍”,设“尊[luò]堂”,李萼林、邵睿明等亦讲学其中,后皆折节称弟子。时称“程山学派”,被誉为“江西理学之宗”。与髻山宋之盛翠微峰魏禧等聚论甚密,并称“江西三山”。谢文洊的理学、魏禧的经术文章、宋之盛的气节被推为清初江西三山学派”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