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子监-抖音百科
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奉明太祖朱元璋诏令建成的明代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南京国子监,初名大明国子监,设于京师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鸡笼山以南。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改称南京国子监,常代称以“南监”、“南雍”,与“北监”北京国子监并立。[1][2][3] 历史沿革
南京四牌楼,坐落在钟灵毓[yù]秀、虎踞龙盘的六朝古都南京,城内有一山,名钦天山,又称鸡笼山,山上建有北极阁,北依玄武湖,南朝为皇家苑囿[yòu]之一。南朝宋时,在山顶上建立了第一个日观台,为南京第一个气象台。明代朱元璋在此建“观象台”,又名“钦天台”,鸡笼山南设国子监,这是十四、五世纪我国最大的国立大学。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此又建观象台,上设铜铸的浑天仪、简仪、圭表等天文仪器,清建“万寿阁”、“御碑亭”于其上。因亭阁位于明代“万真武庙”后上方,故称北极阁。世人谓之“巍巍北极兮,金城之中”。钦天山下北极阁正南方,即是南京四牌楼。千年来这里书香不断,办学历史源远流长。 四牌楼,东侧街道称“成贤街”,南京街旁的行道木以法国梧桐著称,成贤街两旁却遍植槐树,其北通鸡笼山,向南延伸到碑亭巷。每年七八月间,槐树开花时,满路芬芳,散发着淡淡幽香的槐花常常会落到行人身上。千百年来是读书的好去处,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南朝文脉经百折而不挠,历丧乱而不息。 建筑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