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廷

清朝侍读学士兼詹事府少詹事
宝廷(1840—1890)爱新觉罗氏,初名宝贤,字少溪,号竹坡,字仲献,号难斋,晚年自号偶斋,咸丰八年,他初次应举落榜。同治三年第四次应举才中。同治七年礼部第一,中二甲六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翰林院侍讲兼充文渊阁掌“注册点验”校理。同治十二年六月,充浙江省乡试副考官。七月转补翰林院侍读,后任詹事左中允、国子监司业、侍读学士兼詹事府少詹事、文渊阁直阁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礼部右侍郎、西陵监修大臣、正黄旗蒙古副都统。同年充福建乡试正考官职,因途中纳江山船女为妾,回京上疏自劾罢官。代表作品 《咏怀七古》

家世

宝廷作为和硕郑亲王派系的直系后裔,虽然他早在其四世祖阿札兰时已无亲王的头衔,但他仍是不折不扣的宗室子弟,宝廷对自己的家族显赫的出身是十分看重的,也颇为自豪,他曾作过《咏怀七古》诗云:“大清策勋封诸王,赫赫郑邸威名扬。文功武烈耀史册,祖宗累代流芬芳。”
宝廷的家庭为诗书世家,父、己、子三代皆为进士,父亲常禄是道光辛卯(道光十一年?1831年)科的进士。宝廷为同治戊辰(同治七年?1868年)科的二甲六名进士。子寿富为光绪戊子(光绪十四年?1888年)科的二甲八十八名进士。
宝廷与父亲的感情很深,他在《我生》一诗中说:“我生大不幸,七龄母已终。随父豢养大,恩与慈母同。即教复兼养,琐碎劳亲。时时复事事,置我於胸中。”父亲对他也有很高的期望——“我父教我读,日夜望我贵。”(见《揭晓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