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道梗阻-抖音百科
胆道梗阻(obstruction of biliary tract)指 胆管 排出道的任何一段因胆管腔内病变、管壁自身疾病、管壁外浸润压迫等疾病,造成胆汁排泄不畅甚至完全堵塞的胆管机械性梗阻。表现为 黄疸 ,伴上腹隐痛, 发冷 发热,腹痛性质一般为胀痛 绞痛 为主,有时绞痛为显著症状,既往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一般都呈急性和亚急性的症状出现。治疗应注意肝脏功能变化。
病因 胆道梗阻是外科 急腹症 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多数继发于 胆管结石 和胆道 蛔虫 症。但 胆管狭窄 和胆管肿瘤等病变有时亦可继发此症。上述疾病造成 胆管 阻塞,胆汁郁积,以及继发细菌感染。致病菌几乎都来自肠道,经乏特壶腹或经胆肠吻合口的通道逆行进入胆道。细菌亦可通过血行或 淋巴 通道进入胆道。致病菌主要为 大肠杆菌 ,克雷白菌, 粪链球菌 和某些 厌氧菌 。 在原有结石等阻塞性疾病的基础上发生胆管感染,胆管黏膜充血水种,加重胆管的梗阻,胆汁逐渐变成脓性,胆管内的压力不断增高,梗阻近侧的胆管逐渐扩大。在含有脓性胆汁的胆管高压的作用下,肝脏可肿大,肝内小胆管及周围的肝实质 细胞 亦可发生炎性改变。 肝细胞 产生大片坏死,可形成肝内多发性小脓肿。 胆管 也可因感染化脓造成 溃疡 和 胆道出血 。由于胆管内高压造成肝内毛细胆管破溃,脓性胆汁甚至胆栓即由此经肝内血窦进入血循环,造成 菌血症 和败血症。少数还可发生肺部脓性栓塞。在后期,可发生 感染性休克 、肝肾功能衰竭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性变化,此即为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或称急性重症胆管炎。这些病理改变一旦发生,即使手术解除了胆管高压,但在肝实质和胆管仍会留下损害。
鉴别诊断 引起 梗阻性黄疸 的疾病大体分两类即良性疾病和恶性疾病。 1.良性疾病
以 胆道结石 为最常见,其次还有胆道炎症性狭窄(如 十二指肠 乳头 狭窄,急慢性胆管炎等),胆道良性肿瘤(如 胆总管囊肿 等)。这些良性病变 黄疸 的出现,其突出的伴随症状为上腹隐痛, 发冷 发热,腹痛性质一般为胀痛绞疼为主,有时绞疼为显著症状,既往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一般都呈急性和亚急性的症状出现。 2.恶性疾病
包括各种发生于胆总管部位的原发和转移癌,常见的有 胆管癌 、 胰头癌 、 十二指肠乳头癌 等。恶性肿瘤的病变一般都呈慢性过程,为无痛性黄疸,不引起患者重视,往往就医很晚,大都在1~2个月左右,伴随症状一般不 典型,胰头癌往往以右上腹痛为突出的症状,但疼痛较轻,一般都是以隐痛、钝痛为主,而胆管癌则以腹胀、 消化不良 、食欲下降为主要症状,十二指肠乳头癌早期可以 黑便 、贫血等上 消化道出血 症状为主。这些非特异性症状不引起患者重视,同时也误导医生的诊断,从而延误病情,应当引以为戒。另外还有少见的 胆囊管结石 压迫胆总管引起 梗阻性黄疸 (Mirizzi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