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仪顺-抖音百科
刘仪顺,1778生于湖南宝庆,幼随父刘祥瑞迁往四川宜宾,37岁时在宜宾遇见白莲教首杨光明,即拜杨为师。取法名依元子。先后到江西、浙江、湖南、甘肃、河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传教收徒。咸丰年间率领农民3000余人,头包白布称“白号军”,宣布起义,攻占思南府城,知府福奎投河而死。后举朱明月为秦王(又称嗣统真主) ,在城头盖造宫殿,设官署,铸印、铸钱,继“江汉”年号,发布“誊黄”、“布告”,仪顺自任左丞相,统掌军政大权。至同治年间(1863),白号军势力遍及黔东北,其后,清廷集中川、湘清军和地方民团围剿白号军,刘仪顺等被解往成都就义。 人物简介
咸丰七年((1857)初,刘仪顺在四川涪州鹤游坪与白莲教首马四、刘汶澧[lǐ]等,组织数千农民起义反清,攻下鹤游坪,杀死昆州同知。清廷下令当地府、州、县合力剿办,起义失败,仪顺被百姓掩藏。官府追捕甚紧,无法在四川坚持,遂前来贵州,在道真县境皂白渡,巧遇思南秦魁榜,收秦为徒,同到鹦鹉溪致和团首何冠益家。时清廷推行“折征”、“捐输”政策.官府与豪绅加紧盘剥,百姓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刘即利用百姓的迷信思想,广泛开展传布“灯花教”(白莲教分支),广收教徒,为组织农民起义奠定基础。 同年冬,灯花教徒已遍及县内城乡。刘仪顺认为组织起义时机成熟,便在何冠益家召集秦魁榜、田太权、田宗保等教首,秘密协商起义事宜。决定以致和团八百团练和田宗保(教头武秀才)训练的两千教徒为起义骨干联络思南府城团首赵金声的团练为内应,以“反折征”、“反捐输”为口号,于次年正月初一日凌晨起义。公推仪顺为总指挥,首攻思南府城,不慎事机被泄,鹦鹉溪街上团首李春华向知府福奎密报;福奎不敢声张,一面斥李谎报,一面四处求援,李不明其意而心不服,召集团首许会明、蒲小满、李弯三、陈仕富等集聚团练千余人,于咸丰七年腊月初三日向汪家寨袭击。刘仪顺、何冠益早有准备,指挥团练和教徒反击,激战两天,在鹦鹉溪坳上将李春华打败。四日,仪顺率领农民三千余人,头包白布称“白号军”,宣布起义。 五日,白号军攻占思南府城,知府福奎投河而死。咸丰九年((1859)古历 三月二十九日,刘仪顺指挥白号军巧取胡家湾三台寺,赶走团首饶以爵,命号军军师王茂兰驻守。四月,他认为再用灯花教教义来统治号军已不适应,于是在岑头盖造宫殿,设官署,举朱明月为秦王(又称嗣统真主),铸印、铸钱,继“江汉”年号,发布“誊黄”、“布告”,晓谕士农工商各执其业,戒令号军官兵,如见利亡义,践踏庄稼,掳掠妇女者,枭首示众.仪顺自任左丞相,统掌军政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