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嵇康集-快懂百科
《嵇康集》不仅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文学和哲学著作,而且也是一部很有影响的教育思想论著,其中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声无哀乐论》、《养生论》、《难自然好学论》、《家诫》及《太师箴》等篇,以玄学思想武器猛烈抨击了被扭曲了的儒家教育,否定经学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反映时代要求的个性解放和反对礼法名教的进步教育主张,在利用和改造老庄思想的基础上,开拓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理论。 内容简介
《嵇康集》在明代以前,多有手抄《嵇中散集》本流传于世。今所见最早的《嵇康集》刻本是明吴宽丛书堂藏抄校本。自明嘉靖年间以后,翻刻本甚多。193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中收录了鲁迅的《嵇康集》校本。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有戴明扬校注的《嵇康集》,这是目今最权威的版本。《嵇康集》在明清时除有中国印刷的版本外,还有日本的刻本。《嵇康集》共10卷,其中第一卷为诗66首;第二卷是《琴赋》、《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第三卷是《卜疑集》、《稽荀录》、《养生论》;第四卷为《黄门侍郎向子期难养生论》及《答难养生论》;第五卷是《声无哀乐论》;第六卷是《释私论》、《管蔡论》、《明胆论》;第七卷是《张辽叔自然好学论》及《难自然好学论》;第八卷是《宅无吉凶摄生论》、《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第九卷为《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及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第十卷是《太师箴》、《家诫》。其佚著还有《圣贤高士传赞》及《春秋左氏传音》等,但未收辑在《嵇康集》中。[1] 作品鉴赏
《嵇康集》一反儒家传统的人性论思想,认为“人之自然之性”是“人之真性”,人性是人的自然生理的体现,所反映的是自然生命之理而不是社会人伦道德价值。在理论模式上突破了儒家尤其是汉儒把人性的内涵解释为纲常名教的传统,从自然论出发,否定了人性的天赋道德,从而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教育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