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孝德-抖音百科
白孝德(715年-780年11月15日)是唐朝中期的名将,出生于安西(今新疆库车)的胡人家庭,是龟兹王族的后裔。[1]他勇猛强悍,精于骑射,尤善使两支短矛。在安史之乱爆发后,白孝德随军入关勤王,在蕃将仆固怀恩军中充当军吏,屡立战功。[2]两京光复后,他隶属于河北节度使李光弼麾下,参加了河阳之战,阵斩叛军骁将刘龙仙,升任镇西、北庭行营都知兵马使。宝应元年(762年),被将士推举为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他历任鄜[fū]坊、邠[bīn]宁节度使、检校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封昌化郡王。大历十四年(779年),担任太子少傅。次年,白孝德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追赠太子太保。他曾用兵破吐蕃、谷浑,累封昌化郡王。白孝德被誉为“壮哉嗣业,孰出其右!”(《旧唐书》)。[3] 人物经历
英勇善战
白孝德是安西(今新疆库车)的少数民族,是龟兹王族白氏的后裔。少年时期的白孝德经常在安西大都护府龟兹军的营垒旁玩耍,深受唐朝驻边将士的影响,爱好武艺,年长后勇猛强悍,有胆量魄力,而且精于骑射,尤善使用两支短矛。后来应征入伍,在龟兹镇的蕃军(少数民族军)中服役,多次在作战中立功,被提拔为下级军官。 天宝十四载(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叛军攻陷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唐玄宗仓惶逃往四川成都,其子李亨在灵武匆匆即位,是为唐肃宗。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肃宗向各地征兵,安西大都护府长史李栖筠选拔七千名精锐骑兵入关勤王,白孝德随军进入内地,在蕃将仆固怀恩的队伍中充当军吏。郭子仪领兵屡败叛军,收复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白孝德因功升任裨将(副将),隶属于河北节度使李光弼麾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