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核电站(“七二八”工程[3],英文名字:Qinshan Nuclear Power Plant[2]),中国大陆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4],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的秦山。[1] 1985年3月20日,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3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在浙江省海盐县的秦山开工建设,开创了中国核电建设和中国核工业发展的新纪元。[1]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并网发电,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能够自行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5]此外,秦山核电基地二期工程、三期工程以及方家山核电工程相继建成。先后掌握了10万、30万、60万、100万千瓦级核电技术。[3][a]2021年9月3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有关要求,经国家核安全局批准,秦山核电厂1号机组运行许可证获准延续,有效期至2041年7月30日。[5][6] 核电的优势是无污染,几乎是零排放,对于环境压力较大的中国来说,符合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将助力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3]截至2023年2月,秦山核电累计安全发电超75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7亿吨,植树造林471个西湖景区;连续安全运行超过150堆·年,近3年22台次机组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满分,并列世界第一,运行业绩稳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5]2024年4月20日13时48分,秦山核电站工作人员将碳-14靶件从秦山核电重水堆机组中成功抽出。这是中国首次利用核电商用堆批量生产碳-14同位素,彻底破解国内碳-14同位素依赖进口的难题。[7]2025年6月15日,中核集团宣布经秦山核电 “和福一号” 辐照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并通过检测,这标志着中国成功掌握商用堆生产钇 - 90 的技术,可实现批量化生产。[8] 历史沿革
建造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