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皆汉(1928年7月-),男,广东罗定人,中国著名光谱波谱与结构化学家。1950年就读于广西大学理工学院物理系,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胡皆汉在光谱波谱与结构化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确定了数百种新分子(特别是生物新分子)的化学结构,发现了多种分子结构与其光波谱间的新规律,以及前人未研究过的几种新现象,拓展了新的研究课题。他还曾参与抗癌新药、柞蚕丝的丝结构与黄色生色机理、抗凝剂结构等研究项目。胡皆汉还培养了几十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他曾兼任中国光学会光谱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波谱委员会理事、大连市光谱学会理事长、《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副主编、《波谱学杂志》副主编、《结构化学》期刊编委、辽宁师范大学与大连大学兼职教授等职。
经历
胡皆汉1928年7月出生于广东省罗定县(今罗定市)泗纶镇高寨村山乡的一户清贫农家。他7岁入村中高华小学读书时就喜爱算术,是班中算术学得最好的学生。因此,他多次受到老师的夸奖,也激发了他最初对数学的兴趣。读初中时,胡皆汉曾获全校算术比赛第一名,班级物理比赛、化学比赛第一名;对同一几何命题,总想做出几种不同的证法。在广东省立罗定中学读高中时,胡皆汉继续对数、理、化努力钻研,他曾在该校1947年校刊上发表过一篇古代《孙子算经》中有关不定方程求解的文章;获高中三年全级(两个班,100名学生)总成绩第一名。大学期间,因参加革命工作,只读了不到两年书,于1950年4月,肄业于国立广西大学物理系。值得一提的是:大学一年级时,一天看到在香港出版的新到的《新学生》期刊上登载了一篇题为《二角和差函数的新证法》的文章,胡皆汉看过后觉得该新证法画的辅助线较多,证法过于繁杂,自己便又作了一种只有一条辅助线而证法更为简捷的新证法,取名为《三角公式二角和与二角差函数之证法又一例》的文章,投寄于该期刊上,不久便登了出来,当时还得了20港币的稿费。这可算是胡皆汉在公开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数学简文。学生时代上述各种经历激发了胡皆汉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与今后要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愿望与决心。 解放初期,东北处于全国经济建设的最前线,怀着一股革命热情,胡皆汉离开了广西大学(在读大学时曾参加过地下党),于1950年4月应聘到设于沈阳的东北工业部工作。本想到第一线做技术工作,但事与愿违,领导分配他留在东北工业部人事处工资科担任科员,负责审批整个东北工业部所属各厂矿工程师和厂矿长以上人员工资等级的工作。不久之后,与程连昌同志(几十年后,担任了中央人事部常务副部长)一起担任了人事处处长秘书。1952年初又被提升为人事处职工教育科副科长,行政18级(属县、团长级),负责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