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大车

金大车
金大车(1491—1536)是明代著名诗人,字子有,号方山。他的先世是麦加人,后居永平府(今河北省卢龙),明太祖赐姓金。金大车的父亲金贤是一位进士,而他自幼才华横溢,向顾璘学诗,和陈凤、谢少南等文会,诗作得到好友的推崇。嘉靖四年(1525年)他在南直隶乡试中举,但后来连续四次参加会试,却接连落榜,终生未仕。最后家境贫困,只得依靠妻族,在旅途中病逝。金大车以五言见长,被誉为“子有诗法襄阳随州”。他的诗作包括《子有集》《方山遗稿》等。他的弟弟金大舆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

简介

少年才华横溢,“方弱龄,学举子业,已能作奇语,为京师诸名辈所赏异”。后学诗于[lín],在同学中最为顾氏爱重。他又与陈凤、谢少南等修文会,其诗“词义双美,每一篇成,同社咸敛[rèn]辍思焉”,深受好友的推崇。他从小有抱负,在《通中赠同行许仲贻》中写道:“勿[jiǎn]凌空翼,君知黄鹄不?”嘉靖四年(1525)乡试中举。他自恃才高,连续四次参加会试。他的几位挚友,大多先后及第,而他却连连落选。凭他的举人身份及身在官场的名师好友,想做个小官还是不难的。但他“懒向权门试曳裾”,故终生未得一官半职。他的家境日渐贫困,不得不依其妻族,中年便在忧愁悲苦中亡于旅途。著作有《子有集》,收入《金陵丛书》刻本。又有《方山遗稿》,已佚。

先辈

金大车的先辈是默伽(即麦加)人,东来后居永平(治所在今河北省卢龙),明太祖赐姓金,徙其高祖[xún]于江宁(今南京),遂为江宁人。父名贤,字士希,号东原,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任仁和知县,入为兵科给事中,出知大名府,改知延平。金贤“性资颖敏,魁岸[hóng]达,有巨人度”,为官“不亢不随”。改知福建延平府时,他已厌倦仕途,多次表白说:“官非我志矣”,随上疏乞挂冠还乡。晚年,居家著述讲学,与朋旧为乐。“嘉靖七年(1528),大礼成推恩进亚中大夫。年七十一卒于家。”